各系部: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巩固和展示微课校本培训成果,提升我院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院决定开展第十一届教师业务能力评比暨微课制作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及作品
本次微课制作比赛面向全体参加微课制作校本培训的教师(含业务归口管理的兼课教师),可以由多人组成制作小组参赛,但每组最多不超过三人。每位参赛教师(小组)须向所在系部提供一件微课作品,由各系部组织内部评比,择优推荐3-5件作品参加学院评比。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各系部提交的微课作品,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做一体”职教特色的教学活动设计。参赛教师(小组)自选一门主干核心课程,精心制作微课作品,要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二维、三维动画、经济生活及生产企业一线实拍视频及PPT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微课视频时长在5-8分钟。
1.微课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课程名称+知识点或技能点)、作者和系部,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2.教学设计要求。各参赛教师(小组)应填写《微课教学设计表》(见附件2),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三、比赛评比与奖励
1.成立教师微课制作评审小组:
组 长:刘金伟
副 组 长: 张加华
评委名单:胡雪芬、刘洪柱、李秀娟、杨万全、武渭滨、刘建军、秦荣、胡艺芬、何际海、姜广勇、赵明范、牛巍、候海科
2.评比办法。由学院微课制作评审小组集中审阅《微课教学设计表》,听取参赛选手作品介绍,观看微课后,依照《微课制作比赛评审标准》现场打分,去掉2个最高分、2个最低分,取平均值。
3.评奖方式。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一名(组),奖励1000元;二等奖二名(组),各奖励800元,三等奖3名(组),各奖励600元;优秀奖6名(组),各奖励300元。获奖选手在职称评聘中相应加分,对获奖优秀作品推荐参加上一级比赛。
4.材料报送要求。各系部于2017年6月10日前将参赛的微课作品和《微课教学设计表》,分别以数字资源和纸质材料上报教务处教务科202室。
四、有关要求
1.参赛作品及主要素材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2.此次教师业务能力评比结果将纳入教师职称评聘量化体系,各系部要高度重视此次赛事,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巩固校本培训成果,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附件:1.微课制作比赛标准评分标准
2.微课教学设计表
教务处
2017年4月24日
附件1:
微课制作比赛标准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说明 |
选题 设计 (10) | 选题典型 (5分) | 主要针对重点、难道、实验¥实训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示、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
设计合理 (5分) |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 |
教学 内容 (20) | 科学正确 (10分) |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
逻辑清晰 (10分) |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 |
作品 规范 (15分) | 结构完整 (5分) |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除微课外,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视频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教师借鉴与使用。 |
技术规范 (5分) | 微视频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微课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 |
语言规范 (5分) |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 |
教学 效果 (40) | 形式新颖 (10分) |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 ppt 、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
趣味性强 (10分) |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 |
目标达成 (20分) |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 |
总体评价 (15) | 总体评审 (15分) | 教师能准确、清晰展示参赛作品,提交的材料完整、有效,制作精美,讲解到位,在规定时间完成展示。 |
附件2:
微课教学设计表
作品名称 |
| 课程专业名称 |
| ||||
作者 | 负责人 |
| 手机 |
| |||
参与人 |
| ||||||
知识点描述 |
| ||||||
知识点来源 | □专业: 教材: 章节: 页码: □不是教学教材知识,自定义: | ||||||
适用对象 |
| ||||||
设计思路 |
| ||||||
教学目的 |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学过程 | |||||||
| 内 容 | 技术运用 | 时间安排 | ||||
片头 |
|
|
| ||||
正文讲解 | 可分章节
|
|
| ||||
结尾 |
|
|
| ||||
教学反思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