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精神是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气候极其寒冷、生产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大兴安岭人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无数开发者、建设者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时代精神丰碑。
大兴安岭精神,以"突破高寒禁区"为核心,主要体现在"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上世纪中叶的大兴安岭山林人迹罕至,难以生存。在历次开发建设中,开拓者们斗志昂扬、团结协作,"领导干部指路子、工人群众想法子、大家一起抡膀子",质朴和谐的氛围里萌生了大兴安岭精神的新芽。
1955年,黑龙江省以护林防火和森林更新为目的,成立了呼玛、开库康、额木尔、漠河4个林业管理区,开展了北部沿江一代的森林保护和抚育生产,对大兴安岭进行了初步开发。
1958年,黑龙江省自主进行了大兴安岭的第二次开发。筹建了十八站、敖尔青、塔汗河、固其故、干部河、富拉根、翠岗、曼拉开、西里尼、塔源等11个林业局,时值三年自然灾害,1962年3月项目撤转下马。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南向北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林业部和铁道部集中10万余大军对大兴安岭进行了第三次开发,最终突入禁区,站稳脚跟。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兴安岭,真奇怪,冬奇冷,夏暴晒。蚊蠓小咬三班倒,餐餐高梁脱水菜,吃得特别饱,饿得倒也快。开发舍妻儿,四季常在外,办公没桌椅,纸笔随身带,坐的木头墩,写字垫膝盖。工人领导在一起,有说有笑不见外。别看条件苦,精神很愉快"。为了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大兴安岭的建设者们,在气候、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干、同学、同商量,构建起乐观团结的干群关系,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1964年第三次开发,周总理指示"决定打就要打到底,任何情况,多大困难,也不能撤下来"。前辈们志在扎根,战胜冰雪严寒、克服火灾水难,用"绿了青山白了头、献完青春献子孙"激励自己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大局为重的世风里茁壮了大兴安岭精神的主干。
当时没有运输车辆,会战大军就造"小爬犁";没有采伐工具,他们就用"小手斧";没有建筑材料,他们就建"小砖窑";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挑"小扁担"、抬"小土篮"。即便后来受到了"文革"的冲击,实际建设也未停止。截止到1974年底,在最艰苦的10年间,共修建铁路847.26公里、桥梁6552米、隧道10575米、涵渠13529米、房屋305745平方米,为会战大军在深山中安家落户奠定了基础。
1987年5月6日,漠河、塔河两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森林火灾。大火洗劫了西林吉、图强、阿木尔3个林业局局址和9个林场。5万余人痛失家园。大兴安岭人与扑火部队官兵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好传统、好作风,英勇奋战28天,彻底扑灭了大火。
火灾后,大兴安岭人又提出"吃三(顿饭)睡五(小时)干十六(小时)"的口号,他们脚踏焦土,仅用2年时间就恢复了生产;3年时间完成了抢采抢运火烧木1270万立方米的任务。在10年内完成了森林更新,火烧迹地重新披上了绿装的奇迹。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大兴安岭精 神”这“五大精神”,构成“黑龙江精神”体系,为黑龙江省党委、政府确认,是全省各族人民精神财富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