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同学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直观感受深秋植物的独特魅力,提升植物辨识能力,10月10日,科研创新发展中心冯慧敏副主任带领生态环境学院2024级高本贯通班学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深秋校园科普之旅。大家在自然中解锁植物奥秘,邂逅季节限定的美好。活动中,冯老师以校园树木为核心,开启“秋日识木”特色课堂。秋阳下,挺拔的樟子松
巍巍兴安,林海苍茫,孕育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密码;滔滔龙江,碧波浩荡,滋养着北疆丰饶的生态宝藏。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这“四库”的深邃内涵,正是大兴安岭这片神奇土地最生动的写照。这里,特殊的气候与地质条件,不仅雕琢出壮丽的自然画卷,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矿产
近日,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与漠河市木雅玫瑰种植有限公司在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内举行产学研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院长李国兴同志、漠河市木雅玫瑰种植有限公司授权代表田文涛先生出席仪式并签署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玫瑰产业领域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作为一支深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的科研力量,长期致力于将学术成果转化
5月27日,大兴安岭地区2025年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成果转化月启动仪式在加格达奇区新世纪广场举办。本次活动由大兴安岭地区科技局联合地区科协、加区科技局共同主办,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14家地直单位及我校受邀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内容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科普法宣传、黑土地保护利用、食品安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于5月10日上午举办了2025年“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校赛暨省赛选拔赛。这次比赛由科研创新发展中心主办,旨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推
为夯实科普事业发展人才基础,培养壮大我省科学传播人才队伍,2025年4月28日,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黑龙江省科普讲解大赛在哈尔滨举办。本届大赛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省科协联合主办。我校生态环境学院韦苏桐同学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大兴安岭地区三名参赛选手之一,指导教师刘艳贞带领学生参赛。大
我校举办首届“黑土优品”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黑土神桦、兴安岭木耳、森之桦汁、“莓”你不行、粮穂满田、摘星、“BOOK思议”等团队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全面提升,讲好龙江生态环保故事,挖掘培育我省生态环境优秀科普人才,省生态环境厅、省教育厅和省科协联合开展了2024年黑龙江赛区“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活动,我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此次活动,生态环境学院王子玉同学的作品《航空护林,任重道远》荣获优秀奖。
10月18日由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主办、伊春职业学院承办的2024年林业与草原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顺利召开,我校生态环境学院派遣《山药润养阁—中药养生茶坊》和《绿野仙踪,非你“漠”属—漠河旅游私人定制》两个团队参赛,由科研部冯慧敏老师领队,指导老师刘艳贞和肖琼花带领学生李磊、王新妍、刘小寒和张小康参
按照省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龙江金秋科普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按照省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龙江金秋科普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按照省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龙江金秋科普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按照省科协《关于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龙江金秋科普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我院学生在第十一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黑龙江省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张丽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刘艳贞、张晓宇、周慧获得优秀指导教师。